養生之道網導讀:常常按摩穴位,世界艾鄉資訊-有效治療八種病痛。按摩是一種很不錯的養生保健方式,能有效的祛除身上的一些疾病和病痛。常常按摩穴位,有效治療八種病痛,下面一起來看看吧?!就扑]閱讀:藥膳食譜, 歡迎訪問:今好養生之道網,)】
常常按摩穴位 有效治療八種病痛
1、手腳冰冷:涌泉穴促進血液循環
體質虛寒,血液循環不良,經常手腳冰冷的人,長時間待在冷氣房,呼吸道及腸胃都會有問題,尤其是老人下肢冰冷,是導致心、腦血管病癥爆發的主因之一。
按摩方法:按壓涌泉(可滋陰補腎,腳掌底前半凹陷處,第2、3腳趾趾縫延伸到足跟連線約三分之一處)、關元(肚臍下3寸)、足三里都能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不舒服的癥狀。涌泉穴更被稱為“長壽穴”,是腎經的首穴,《皇帝內經》中說:腎出于涌泉,涌泉者足心也。也就是腎經之氣如源泉之水,來源于足下。常常按摩涌出穴能防治哮喘、失眠多夢、頭暈、頭痛等多種困擾。
2、失眠:合谷、神門穴幫助安神
中國有四分之一的人睡不好。按壓穴道有助氣血運行順暢,幫助你入眠。
按摩方法:先試試神門穴,取穴方法是仰掌,握緊拳頭,手掌緣靠近小指側,腕橫紋上的凹陷即是穴位,以以拇指掐按穴位,能鎮靜安神。合谷穴能行氣止痛、內關穴友寧心安神,理氣鎮痛,紓緩心悸、胸悶及失眠癥狀的效果。
3、腸胃功能失調:順時針按摩肚臍周圍的穴道
現代人多多少少都有腸胃功能失調的毛病,雖不是大病,但癥狀發作時相當惱人。
按摩方法:脹氣令人坐臥難安,按壓內關穴及天樞穴有助消除脹氣。內關穴在手腕橫格紋以上距三指處,以大拇指用力按壓,不適感會逐漸消失。而天樞穴在肚臍左右兩邊2寸(約3指)處,可促進腸胃蠕動。便秘時,以指尖按壓中脘穴(肚臍正上方4寸處)、孔最(肘橫紋下4寸處)、天樞穴、合谷穴,都有助腸胃收縮?;蛘咭勒丈Y腸(右腹部從下往上)、橫結腸(肚臍上方由右到左)降結腸(左腹部從上往下)順時針方向搓揉,會按到腹部促進腸胃蠕動的穴道,也有助排便。
胃痛先別急著吞胃藥,按摩或熱敷足三里(膝關節下方3寸)、按壓中脘穴、天樞穴都能減輕疼痛。至于平時腸胃功能的保養,可按摩脾經和足三里穴,強化腸胃功能,脾經為足部大拇趾外側至小腿中央,由下往上輕壓或熱敷5~10分鐘。
下面繼續介紹其它穴位,不過錯過哦。